(原标题:关闭瑞士工厂、国内首批汽车订单出货 炬光科技步入业务调整“深水区”)
“不做亏钱业务”,炬光科技(688167.SH)正在着力调整瑞士公司生产与经营。
2月26日晚,炬光科技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10.32%;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9054.6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7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124.66万元。
2024年,炬光科技完成对瑞士微纳光学元器件企业SMO100%股权的收购。溢价收购、标的公司连续两年净利下滑,这笔收购案裹挟而来的多重风险,让炬光科技一度陷入外界质疑。
同年,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下游客户激烈竞争形势持续,作为上游元器件供应商,产品销售承压。
在此背景下,瑞士公司如何扭转净利下滑态势、炬光科技怎么样应对行业周期绕对,引发诸多关注。
具体到季度来看,炬光科技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总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2811.92 万元,同比下降 206.71%,扣非净利润-3247.88万元,同比下降-416.26%。
其中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618.97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518.56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889.9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669.47万元。
近两年,由于光纤激光器市场之间的竞争持续加剧,预制金锡氮化铝衬底材料销售单价较2023年底同期出现较大降幅。
面对价格承压,炬光科技降低了出货量。同时新一代预制金锡薄膜氮化铝衬底材料还在导入过程中,多重因素挤压,预制金锡氮化铝衬底材料出货数量较2023年上半年大幅下滑。
同时,快轴准直镜(FAC)产品发货量虽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受到持续的价格下降带来的压力,收入同比下降。
反映在经营层面,炬光科技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下跌。而这样的情况到年末也未出现转机。
炬光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全球工业发展普遍放缓及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工业领域的业务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挑战,收入下滑,单价下降。同时,瑞士并购纳入的汽车业务呈现出负毛利状态,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为扭转亏损态势,炬光科技在人员薪酬、业务拓展、公司架构等方面做多重调整。
2024年上半年,炬光科技上半年启动对部分资产重组、整合,其中涉及汽车事业部、战略增长部及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三大板块。
随后,该公司披露消息称,董事长、总经理刘兴胜薪酬下调30%,董事、副总经理田野等部分管理人员薪酬下调10%至20%不等。降薪期限自公告披露后次月起生效,持续至公司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纯利润是正后终止,最长12个月。
对于未来业务战略,炬光科技表示:规划将核心关注点进一步聚焦于光通信、消费电子和泛半导体制程解决方案等具备高发展的潜在能力与增长速率的应用领域,集中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与深耕细作,以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业务层面,炬光科技表示,一方面稳固了原有的SMO客户群体,还在新客户拓展上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公司成功开拓了10余家新客户,在多个既有老客户处也收获新项目,涉及30余款产品。目前,部分产品处于付费样品验证阶段,部分已实现批量供货,还有部分已在2025年供应招标中中标,为2025年该领域的业务增长积蓄了巨大潜力。
泛半导体制程领域,瑞士并购带来的产品品种类型与客户资源的双重扩充,除瑞士炬光原母公司SMT的业务有所下滑外,炬光科技在该领域来自别的客户的业务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汽车业务在新客户获取过程中,由于生产转移前的较高成本负担导致在新客户开发进程中面临竞争劣势。
炬光科技公司的人说:“改变SMO亏钱拿订单的做法,坚持炬光科技不做亏钱业务的原则,除在2024年第二季度成功赢得欧洲某知名汽车客户的项目新定点外,别的客户拓展计划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迟。公司期望通过将生产线转移至韶关等措施来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进而提升汽车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 ”
据悉,2024 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已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并且成功通过 IATF16949 现场审核,以及两家欧洲汽车一级零部件客户的现场严格的质量稽核。
公司信息数据显示,2025年1 月,韶关基地第一批用于汽车前照大灯的高精度微透镜阵列正式给客户出货。2025年1月,瑞士基地原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生产工厂正式关闭,大幅度降低了瑞士基地的固定成本。
此外,炬光科技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光刻-反应离子蚀刻光学元器件后道生产线月起,炬光科技来自全球客户的光刻-反应离子蚀刻光学元器件的订单,除非客户特别指定整个生产流程需在欧洲完成,否则所有订单的后道工序均将在东莞高效执行,并从东莞出货。
为了逐步优化盈利结构,炬光科技于2024年第四季度对“老炬光”低毛利、市场表现欠佳的产品线实施了全面的精简与优化策略。
炬光科技表示:公司现已搭建起一个更加健全和稳健的“成熟业务”和“新型业务”产品业务pipeline,成熟业务养新型业务,重点研发投入和发展新型业务。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炬光科技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